2022-05-25
“五一”期间,针对我市多区实行静态管理的严峻疫情防控形势,博能上饶线材公司未雨绸缪,勇当逆行,快速组织精干队伍,实行闭环生产,铆足干劲保生产、抢订单,全力保障广东、江苏、湖南等一批优质大客户的订单按时交付,千方百计打通产成品和原材料物料的出入关,在抗击疫情中加速恢复产能。
别无选择 迎难而上
“五一”前后,线材公司销售部门相继接到广东、江苏、湖南等一批上市公司大客户的优质订单,有的还可以先打预付款。而正在这接骨眼上,上饶市的疫情再次爆发,线材公司所在地及员工住地分布的信州区、广信区和经开区相继官宣实行静态管理。在疫情笼罩的大背景下,是接单还是放弃?委实难以抉择。
在这紧要关头,工业集团温见远总裁及时召集线材公司领导及销售、采购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举行线上专题会研究对策。在本身交货期很紧的情况下坚持接单,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考验。管制期间生产技术人员还能不能到岗,物料和产成品还能不能在卡口出入,订单能不能按期交付,如何保证员工的安全?一道道难题摆在了与会人员的面前。
不接,意味着失信大客户,丢失大客户,放弃大市场;意味着贻误奋起自救,实现重生的战机,使集团聚焦具有现金流的主业战略落空。最终,会议经过细致的研判和评估,决定迎难而上,优质订单不能放弃,干!
抢先一步 快速行动
5月1日清晨,浏览手机看到信州区即将实行静态管理的通告,让线材公司黄锋华老总大吃一惊,凭借历经多次疫情封闭管控的经验,让他敏锐地感觉到即将封城、封路,于是即刻打通线材管理部部长郑满琴的电话,布置紧急召回一支精干的员工队伍驻厂集结待命。
郑部长火速联系行政和生产骨干刘巍、郑国来和娄伟,3人用私家车绕市区抢时间差接回了近20名员工驻厂。接到电话的部分住在经开区和广信区的员工也第一时间往厂里赶。一支生产的骨干队伍迅速返厂集结,厉兵秣马,枕戈待旦。
时间太仓促了,来不及稍作些生活上的准备,办公室的长沙发、会议室的办公桌、党员活动室的乒乓球桌等,都成了驻厂员工的临时栖息地。没有垫单,就找来纸壳替代;没有垫背,就把被子半床垫半床盖;没有热水洗澡,改用凉水冲;疲惫的身躯,也顾不上蚊子叮咬。让大家体验到紧急状态下的艰辛和无奈。
“生活上的困难我们能克服,保住了生产就保住了饭碗,关键的时候得劲而往一处使。” 驻厂员工朴素的话语让我们肃然起敬。
昼夜鏖战 使命必达
不寻常的“开工季”,线材公司散发着不寻常的干劲与力量。
由于客户要货急,而在岗的一线员工相对不足,只有日常的三分之二。线材公司打破“三班二运转”制的常规,实行24小时两班倒。人不卸甲,马不离鞍;换人机不停,两班连轴转,昼夜鏖战赶货忙。
在这场使命必达的订单保卫战役中,不乏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和画面:
卧式立式漆包车间主任、共产党员郑国来,既当车间管理员,又当操作工,还兼勤杂辅助工,调漆、搬运线盘……忙的不亦乐乎;
漆包班长李保军在换班人员无法到岗的情况下,从5月1号上午8点到2号上午8点,连上两个班,坚守岗位24小时。吃过早餐,还未来的及休息片刻,听说包装线人员紧缺,又匆匆赶过去增援;
下线的产成品要及时装车发货,封城封路,导致承当装卸货的小工无法进厂,线材党支部书记刘巍带领共产党员郑国来、娄伟和涂益群紧急赶来驰援。从中午12点一直忙到下午3点,烈日之下,汗流浃背,能打硬战,彰显了共产党员的风采;
最忙碌的当属被员工称为“郑姐”、带队驻厂的管理部部长郑满琴。从上传下达、内外协调到实施企业封闭管理的安排、生产生活后勤的保障;从与经开区挂点干部联系,协调物流进出“卡点”到企业内外的应急事务处置,挑起了临时“管家”的重担,维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转。用她自己的话说:“是一个在线材工作了几十年老员工的职责使然;是感恩企业的一种回馈。”
力同向,则战必胜。奋力的拼搏赢得了初战的告捷。到5月7号止,已抢出了40多吨漆包线,分两批次装车启程陆续发往广东等地的客户。同时,企业急需的一车原材料铝杆也已过“卡点”运达工厂,为后续一个阶段的生产提供了保障。
经开区管委会刘加丰副主任和挂点干部张义武、周华飞多次来到企业现场服务,对线材公司周密的封闭管理和一手抓抗疫,一手抓生产,助力经开区实现“强攻二季度,确保双过半”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好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