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饶客车,开启上饶“汽车梦”
上饶客车,开启上饶“汽车梦”
上饶客车厂,始建于1969年,由几家企业合并组建,早期生产过货车、中巴客车等车型。
改革开放后,上饶客车通过技术创新,迎来了大发展。
周良国,1977年从江西工学院铸造专业毕业,进入上饶客车厂,成为一名普通技术员。他介绍,上世纪80年代初,在一批技术骨干带领下,上饶客车厂开始试制发动机后置技术。1982年,企业成功研制出发动机后置式客车,填补了当时中国汽车产品的一项空白。
“之前,国内客车都是前置发动机。后置发动机有什么好处呢?首先发动机噪音小、震动小,客车行驶更平稳,乘坐更舒适;其次车辆前部空间大,方便驾驶;再次方向盘更轻。两相比较,后置发动机客车具有明显优势。”周良国谈起这项创新,一脸自豪。
基于优异的性能,上饶客车一时成了畅销货,不仅在国内热销,还远销菲律宾、智利、多米尼加、委内瑞拉等海外地区,经济效益雄踞国内同行业前列,成为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的一匹“黑马”。
说起上饶客车曾经的畅销程度,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综合计划部部长管少蛟告诉记者,那年头客车厂招待所经常爆满,客房被天南海北来提车的客户长期包住,一待就是几个月,吃住都在招待所。很多客户因为容纳不下,还要住到厂外去。
“当时企业效益好,职工福利待遇也好。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,我们就有了自己的蜂窝煤厂,职工是上饶第一批用上液化气的。”管少蛟说道。
在上饶客车如日中天时,国内某知名车企曾派出高层前来上饶,洽谈重组合作事宜,意欲把上饶客车改造成该企业的底盘专用厂和豪华客车生产基地,把上饶的“水南片区”打造成汽车城。但由于种种原因,上饶客车错失了这次机会。
步入90年代中后期,伴随外资大量涌入国内客车市场,中外合资企业异军突起,客车行业重新“洗牌”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,上饶客车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,客车年产量连年在几百辆内徘徊,企业效益下滑,众多技术精英远走他乡。
2002年下半年,博能集团入主上饶客车。如何再次擦亮上饶客车这张城市名片、重现企业往日辉煌,成为了博能上饶客车的历史新使命。
面对困局,企业不断求新、求变。在国家《专用校车安全标准》出台的第一时间,上饶客车迅速作出反应,介入校车制造领域,借鉴国外校车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,研制出欧美国家流行的“大鼻子”长头校车。该车车身结实耐用,侧翻不变形、玻璃不破碎。新型校车投放市场受到热捧,迅速抢占江西乃至全国的校车市场。
高瞻远瞩,方能行至千里。2010年,博能上饶客车与中国科学院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,开发新能源客车。通过合作,上饶客车成功研发并掌握了纯电动、混合动力等多种新能源技术,在全国客车行业第一批次取得了新能源客车整车生产资质。上饶新能源客车已成为江西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主力车型。
2017年10月,博能上饶公司又与深兰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合作,研发智能无人售卖车。该车运用自动驾驶和无人店等人工智能技术,今后将实现“三无”目标,即无人驾驶、无人售卖和无排放污染,将成为智能移动消费“商店”。“这款车应用范围广、市场前景好,将成为上饶客车占领市场的又一个‘拳头’产品。”博能上饶客车特种车事业部总经理江兴青对此寄予厚望。
创新引领发展。2015年、2016年,博能上饶客车连续两年实现产能、产值翻番;2016年、2017年,新能源公交车销量进入全国前7强,客车出货量占江西省客车总出货量的80%,专用校车销量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5强、广东市场前3强。
面对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历史机遇,同时响应上饶市“两光一车”发展战略,上饶客车再启新征程。2017年6月,博能年产3万辆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开工建设。该项目总投资75亿元,规划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,达产后具备单班2万辆、双班3万辆的产能,实现年产值150亿元,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增长、解决就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。
“作为在上饶客车工作一辈子的老人,心里一直有个愿望,希望新厂投产后,能乘势而上、再次起航,让上饶客车驶向更广阔的天地。”周良国对此充满期待。